为加强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持续推进文化育人,重庆大学启动了主题为“提升实验室安全,共筑平安重大”的实验室安全文化月活动。12月21日由西斯贝尔和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举办的“2021年重庆大学实验室文化月”活动在重庆大学实验室大楼顺利举行。
重庆大学实验室安全文化月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重庆大学材料学院陈泽军副院长强调要树立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理念,加强实验室文化建设,切实做好实验室安全工作。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让重大的师生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传播实验室安全文化,共筑实验室安全。
实验室安全月活动精彩瞬间
1.个人防护装备(PPE)如何正确穿戴
现场邀请了专业人士给现场的师生们演示面对不同的事故突发场景,如何选择正确的防护服,如何正确的穿脱防火服避免二次伤害等等。除了理论讲解,还邀请现场学生和老师进行现场实操,并指出穿戴防护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通过对个体防护装备的讲解、示范日常实验或应对突发事故,师生们对如何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工作,确保个人生命安全,提升实验室安全更清晰了。
2.危化品泄露预防和泄露事故应急演练
考虑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科特色,日常实验中可能存在强腐蚀性(HF、硝酸、硫酸等)危险化学品,针对实验室场景危险化学品发生泄漏的情况下,让全校师生熟练应对此紧急情况,并正确、有序和高效处理,确保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
在情景化演练中,每个参与演练的师生都有自己的"角色",有的是实验室安全负责人、实验室人员、有的是救援人员、医务人员、警戒人员等等,不同的角色对应不同的职责和任务,模拟实验室发生硝酸泄漏,如何正确应对和处理。西斯贝尔的讲师,邀请两组现场的师生们,实践操作泄漏应急处置的过程,并对处置过程当中发生的不规范动作进行点评,加深老师和同学们对泄漏应急处置流程的理解。
3.实验室易燃有毒、易爆气体泄漏应急处置演练
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科特色,日常实验中可能存在易燃有毒气体、易燃易爆气体。本次演练就模拟实验室突发气体泄漏,发出警报,演练的学生对应不同的身份,疏散、警戒、救援、急救等步骤,让现场的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处置有毒气体泄漏。
因为涉及到有毒气体,如何选择正确的防护服、防护面具、空呼等专业装备、人员中毒昏迷不醒后在120来之前应该如何处置,都有讲师团专家进行了讲解和示范,并让感兴趣的师生亲自尝试如何穿戴和急救。
4.实验室触电应急处理演练
师生日常实验中经常使用需通电科学仪器设备(材料试验机,拉力机、箱式电阻炉、电子显微镜等)针对实验室场景下发生触电事故、电气设备也因天长日久易造成锈蚀和线路老化等原因易造成人员触电,造成人员伤害。为了提高师生预防触电事故的应变能力和水平,确保发生事故时能迅速有效开展救援工作,检验师生掌握应急救援的协调配合能力,有效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西斯贝尔讲师组织师生进行了触电应急演练。
5.实验室工作人员急救专业实操演练
针对实验室或日常工作场景下,师生个人身体状况突发意外,如心脏病、窒息、癫痫、外出血、内出血、骨折或扭伤、烧伤、中毒等,如何正确处理应对,避免采用错误的急救方法使伤者伤势加重。为此西斯贝尔合作伙伴——麦森医疗的专业培训导师,给现场的师生们进行关于AED除颤仪、心肺复苏等专业救援知识介绍。